目前有不少IT企業選擇功耗更低的微服務器,降低基礎設施的能耗。云計算的發展,將使數據中心的規模越來越龐大,計算、存儲能力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,從而節能、節電的需求也會更高。
第一步:用電評估,找出耗電設備
企業要進行用電評估,第一步要從了解內部用電開始。企業需要列出內部的用電評估表,包括辦公室內的空調數量、打印機數量、燈泡數量、IT設備等,都要逐件盤點。
第二步:改換省電設備
了解企業內部用電之后,企業就可將耗能設備逐步淘汰更新成更省電的產品。有數據顯示,當IT設備(主要指服務器)應用4~5年時,每年耗電、宕機等運維成本,超出采購新設備并應用的成本,也就是說,更換新設備反而成本更低,企業可先針對省電空間最大的設備來進行替換,因為“就算只汰換20%的設備,只要是節電效益最大的設備,也能達到80%的節能效益”。
第三步:系統化管理用電設備
企業可以在重點位置部署溫度感測,并記錄各項設備的用電量測結果,長期累積這些監控數據之后,就可以從中提早發現用電異常,找出耗電過量的設備,進而預估設備更換周期。以惠普Gen8服務器為例,Gen8服務器內部包含3D海洋傳感器,不但能基于服務器物理位置的監控,還能實時監控服務器內部的溫度,從而自動啟動或停止風扇等設備。
通過專門的IT系統將設備的用電狀況,通過系統化的方式來呈現,提高用電管理的精密度。
第四步:人為要求節能省電
當設備都已更換完成,想要再進一步找出省電空間時,就只能從人為的使用狀況來限制。例如要求員工隨手關燈、隨手關閉計算機等基本習慣。